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〔三好校園〕三好存摺積點數 柑仔店兌換禮物
2024-09-03
彰化縣埔心鄉梧鳳國小只有64名學生,卻擁有2.6公頃的廣闊校園,平均每名學生享有123坪的活動空間,學校推動校園永續,不僅通過「品德教育」揚帆學校認證,也連續4年獲選三好校園實踐學校,以「三好存摺」鼓勵學生行善。
梧鳳國小的校史,可追溯至日本時代大正14年(1925年)設立的「梧鳳國語研究所」,1942年地方正式申請設校,卻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而擱置。台灣光復後,才設立梧鳳分校,最初借用「顯化堂」廟地上課,後來轉到首倡創校的仕紳黃玉鑑經營的漢藥店上課。
學校所在的埔心鄉,是知名的葡萄產地,學生家長多為種植葡萄的農民,對子弟教育非常重視,校園生態豐富,除了栽花植樹之外,還開闢菜園種植蔬菜,並申請「主題式學習計畫─校園食物森林DIY」,打造小花園般規模的食物森林。
永續校園 打造食物森林
校長李世翔表示,食物森林是模仿天然森林,在有限的空間內,多層次栽植共生作物,包括地下根莖類、地面匍匐綠葉、低矮葉菜、小灌木、小喬木、大喬木,以及攀附的蔓生作物,大致可以種出7種層次的可食作物,依季節生產不同的食材。
李世翔指出,雖然校園的「食物森林」不大,但森林7種層次的植物都有用到,在教師的指導下,由孩子模仿天然森林的層次,依序將作物植栽進厚土裡,與食農教育結合,讓孩子從中了解食物的結構、營養成分,藉由種植食物的過程,學習相關知識,開闊視野。
學生們先由教師指導,了解什麼是食物森林之後,接下來開始著手設計與規劃,他們利用紙板、咖啡渣、生廚餘、落葉與培養土等,一層一層堆疊,整地後種上植物,就完成一座校園食物森林。
行善換點 孝親感恩沐足
除了師法自然、推動永續校園之外,梧鳳國小也連續4年獲選三好校園實踐學校,持續辦理三好閱讀認證,並以集點兌獎的「三好存摺」榮譽制度,鼓勵學生「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」,凡是學生有好的表現、善的行為、值得鼓勵的事項,統統可以換成點數,每月第一周可至「三好柑仔店」兌換文具與禮物。
學生江哲宇表示,他最喜歡「三好柑仔店」開張的日子,因為可以將累積的點數,換成自己想要的文具用品,減輕爸爸的負擔,經過一學期的努力集點,他可以兌換最想要的鉛筆盒,實現願望,心裡非常高興。
為了讓學生懂得感恩,學校每年都辦理感恩活動,例如5月母親節沐足孝親活動、9月教師節致贈親師卡活動、12月耶誕節報佳音及歲末年終跳蚤市場義賣活動等,養成學生惜福愛物的好品德,並將義賣所得捐助弱勢家庭或團體。
學生黃彥茹表示,媽媽到學校參加母親節感恩活動時,她幫媽媽脫下鞋子,為她洗腳,「小時候是媽媽幫我洗腳,現在換我幫媽媽洗腳,我覺得很感動,感謝媽媽每天無微不至的照顧我。」
教導主任張凱萍指出,「沐足孝親活動」透過孩子的雙手為家中長輩洗腳,希望在孩子觸摸、按摩長輩那雙結滿厚繭的腳掌時,可以體會長輩的辛勞,感念長輩對家庭的付出,並提醒為人子女行孝要及時,把握愛的時光。
三好閱讀 開啟世界窗口
張凱萍說,學校有一家4姊妹,各個長髮飄逸、活潑有朝氣,某天到學校時,師生們都發現,4姊妹原本飄逸的長髮,都變成了俐落的短髮。原來4姊妹響應捐髮助癌童活動,默默行善,讓師長們心中滿滿的感動,可見三好運動在校園扎根有成,良善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發芽成長。
校長李世翔表示,為了將三好精神融入課程中,學校辦理三好講座、推動三好閱讀認證,引導孩子正向發展,讓學生與家長認識三好的內涵,透過多元的學習與活動,內化三好精神,並將《人間福報》列為學生讀報教育的題材,鼓勵學生閱讀後分享心得與感想。
李世翔指出,透過三好閱讀的推行,學生在「讀步彰化,飛閱雲端」閱讀線上認證平台,認證進步的分數平均高達20分;學校也透過三好語文競賽,鼓勵孩學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,希望透過閱讀開啟通往世界的窗口,讓孩子成為海闊天空的下一代。
梧鳳國小的校史,可追溯至日本時代大正14年(1925年)設立的「梧鳳國語研究所」,1942年地方正式申請設校,卻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而擱置。台灣光復後,才設立梧鳳分校,最初借用「顯化堂」廟地上課,後來轉到首倡創校的仕紳黃玉鑑經營的漢藥店上課。
學校所在的埔心鄉,是知名的葡萄產地,學生家長多為種植葡萄的農民,對子弟教育非常重視,校園生態豐富,除了栽花植樹之外,還開闢菜園種植蔬菜,並申請「主題式學習計畫─校園食物森林DIY」,打造小花園般規模的食物森林。
永續校園 打造食物森林
校長李世翔表示,食物森林是模仿天然森林,在有限的空間內,多層次栽植共生作物,包括地下根莖類、地面匍匐綠葉、低矮葉菜、小灌木、小喬木、大喬木,以及攀附的蔓生作物,大致可以種出7種層次的可食作物,依季節生產不同的食材。
李世翔指出,雖然校園的「食物森林」不大,但森林7種層次的植物都有用到,在教師的指導下,由孩子模仿天然森林的層次,依序將作物植栽進厚土裡,與食農教育結合,讓孩子從中了解食物的結構、營養成分,藉由種植食物的過程,學習相關知識,開闊視野。
學生們先由教師指導,了解什麼是食物森林之後,接下來開始著手設計與規劃,他們利用紙板、咖啡渣、生廚餘、落葉與培養土等,一層一層堆疊,整地後種上植物,就完成一座校園食物森林。
行善換點 孝親感恩沐足
除了師法自然、推動永續校園之外,梧鳳國小也連續4年獲選三好校園實踐學校,持續辦理三好閱讀認證,並以集點兌獎的「三好存摺」榮譽制度,鼓勵學生「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」,凡是學生有好的表現、善的行為、值得鼓勵的事項,統統可以換成點數,每月第一周可至「三好柑仔店」兌換文具與禮物。
學生江哲宇表示,他最喜歡「三好柑仔店」開張的日子,因為可以將累積的點數,換成自己想要的文具用品,減輕爸爸的負擔,經過一學期的努力集點,他可以兌換最想要的鉛筆盒,實現願望,心裡非常高興。
為了讓學生懂得感恩,學校每年都辦理感恩活動,例如5月母親節沐足孝親活動、9月教師節致贈親師卡活動、12月耶誕節報佳音及歲末年終跳蚤市場義賣活動等,養成學生惜福愛物的好品德,並將義賣所得捐助弱勢家庭或團體。
學生黃彥茹表示,媽媽到學校參加母親節感恩活動時,她幫媽媽脫下鞋子,為她洗腳,「小時候是媽媽幫我洗腳,現在換我幫媽媽洗腳,我覺得很感動,感謝媽媽每天無微不至的照顧我。」
教導主任張凱萍指出,「沐足孝親活動」透過孩子的雙手為家中長輩洗腳,希望在孩子觸摸、按摩長輩那雙結滿厚繭的腳掌時,可以體會長輩的辛勞,感念長輩對家庭的付出,並提醒為人子女行孝要及時,把握愛的時光。
三好閱讀 開啟世界窗口
張凱萍說,學校有一家4姊妹,各個長髮飄逸、活潑有朝氣,某天到學校時,師生們都發現,4姊妹原本飄逸的長髮,都變成了俐落的短髮。原來4姊妹響應捐髮助癌童活動,默默行善,讓師長們心中滿滿的感動,可見三好運動在校園扎根有成,良善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發芽成長。
校長李世翔表示,為了將三好精神融入課程中,學校辦理三好講座、推動三好閱讀認證,引導孩子正向發展,讓學生與家長認識三好的內涵,透過多元的學習與活動,內化三好精神,並將《人間福報》列為學生讀報教育的題材,鼓勵學生閱讀後分享心得與感想。
李世翔指出,透過三好閱讀的推行,學生在「讀步彰化,飛閱雲端」閱讀線上認證平台,認證進步的分數平均高達20分;學校也透過三好語文競賽,鼓勵孩學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,希望透過閱讀開啟通往世界的窗口,讓孩子成為海闊天空的下一代。
最新消息
佛光山大雄寶殿修繕上梁 人天同慶盼2026年啟用
2025-09-20新馬寺馬來文學習課 學子假期歡樂學習
2025-09-20紐西蘭基督城VEGRUN首場 路跑捐贈400棵樹
2025-09-20全英古蹟遺產開放日 倫敦佛光山展現中西合璧魅力
2025-09-20慈悲青年律師黃昱凱 攜手新莊高中推動法治與人文教育
2025-09-20瀛海中學生命講座 從電玩到自我探索開啟幸福人生
2025-09-20竹東大覺寺捐贈吉祥米 關懷關西華光智能發展中心
2025-09-20大雄寶殿承載眾生願心 修舊復新續寫弘法因緣
2025-09-20南華大學連續三年榮獲教育部「防制學生藥物濫用」全國績優學校
2025-09-20【星雲大師全集19】佛教管理學.佛法的管理法㉑
2025-09-20
相
關
消
息